2013年台南有兩棟歷史商業建築復原開幕,林百貨及鶯料理,無獨有偶的,日本東京自從銀座地區開始都市更新後,附近一帶也陸續復原許多歷史公共建築,最著名的就是去年底完工復原的JR東京車站丸之內大樓。
這幾年連續拜訪東京幾次,發現東京變了,以前的擁擠、繁忙、雜亂,現在好像不再那麼令人害怕。在這約三千萬的大都會,人多擁擠,整個台灣人口還多的大東京,地狹人稠已成為都市天際線雜亂的原罪。東京最早的發跡點,前江戶城日本橋以及周遭,銀座、丸之內等地,經過幾年的都市更新,許多新建的高樓大廈,取代被關東大地震及二次大戰洗劫後的不堪朽屋。都市更新難免要摧毀一些建築物,但是,值得保留的美麗歷史建築,卻大力的回復百年前的原樣(如JR東京車站丸之內大樓(下圖)、銀座歌舞伎座)。即使無法復原的,也運用建築元素,將古典樣式的意象表現出來,如丸大樓(前日本郵局東京總局)。低樓層的白色建築就是用新建築手法,表現百年前和洋建築的古典美,那時鐘就是歷史的記憶。
銀座的歌舞伎座,是最近另一棟新舊融合的新觀光點,回復舊觀的歌舞伎座歷史建築外觀,增加了現代化空間,改造為不僅是劇院,而是體驗、感受、認識歌舞伎的地方。
這些新舊建築並存的共同色就是~「相融」。無論是車站、複合式商業大樓、或是劇院,古建築附近或後方的玻璃帷幕大樓,搶不掉古典建築的美,而且帶給彼此更為加分的襯托。反觀台南,火車站前的國賓大樓前身舊建築,大多數人的認知,以前中華日報社,其實是日本時代的台灣郵電台南總局,相當於東京丸大樓前身的日本郵政東京總局。即使日本時代的和洋樣式建築不復存在,新建的弧形大樓,也被雜亂的招牌、冷氣主機,複雜的產權問題,搞得一點都沒有建築美,這才是「都市之瘤」最嚴重之處。這樣的建築亂象,同樣出現在民權路的國花大樓、中正路底的中國城、西門路的延平大樓,還有已經拆除的合作大樓。這些在日本時代同樣有著日式建築的地標,尤其是延平大樓,在日治時期正是台南歌舞伎座之處。新大樓的興建未賦予這塊地的歷史回憶,後續使用者的私自濫用,更是把建築搞得毫無美感,令人無法接受。
其實,城市因有人居住而「活」,城市的樣貌也因為「活著」而繁榮。之前隨著年代轉變的破壞或毀損,已不可改,但未來的創新與再注入生命,才是城市中每一份子的責任。不論建築的新舊、樣式,只要能夠融入相同元素的風格,就能保有一個城市特有的都市意象。
新舊並存的設計,礙於老建築的傾頹嚴重或考究爭議,而延誤歷史建築的保存,更是不願看見。若能以法令保護,將舊建築保留并以同樣的建築元素,讓老建築的歷史回憶留存。精心規劃好的新舊建築並存,有同樣的建築語彙,同樣的美感,同樣可以為老城帶來新世紀的活力。
by:Anderson's Book of Travel 安德生遊記
留言列表